2025-09-10 02:26:15 | 广博教育网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重庆三峡学院(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以文、工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理事单位,“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成员,是山东大学对口支援高校。
重庆三峡学院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四川省万县初中师资训练班,先后更名为万县大学、万县专科学校、万县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万县师范专科学校与万县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四川三峡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院校。2000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三峡学院。2003年,重庆三峡经济学校并入。2013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1年5月,学校获批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历经60余年发展,学校成为重庆市首所倡导“绿色教育理念”、力推“绿色教育产教融合”的本科高校。现已形成以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理学、农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是全国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成员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重庆市高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校。
广博教育网
截至2021年12月,学院占地面积达3039亩,建筑面积72.6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96.73万册,电子图书178.25万种;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27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现有1412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07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27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4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9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19人。建有人社部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重庆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柔性引进国内外院士4人,学术团队12支。在职教职工中,有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重庆英才5人,重庆市巴渝学者11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名师1人,优秀教师1人,骨干教师13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共有重庆市特色专业3个、“三特”专业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精品课程13 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8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院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数学),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教育硕士、农业硕士、土木水利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电子信息硕士、资源与环境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有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教育、土木水利、旅游管理7个重庆市高等学校“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资源与环境、教育等3个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点。
优势专业及学科
重庆市特色(建设)专业:汉语言文学、民族学(经济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与计算科学
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化工自动化特色学科专业群
重庆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
与东南大学“1+2+1”联合培养专业:会计学、土木工程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培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
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等多所国外大学,与德国BSK、印尼国际日报等多家国外公司和研究机构,与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国内大学建立了联合办学、互派教师、访问学者和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部门和地方政府,与中兴通讯、中科曙光、锐捷等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12月,学院承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课题500余项;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587项,获批省部级创新团队(创新研究群体)11个;获国家授权专利751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出版学术著作158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815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论文1053篇,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07篇,CSSCI收录论文314篇,CSCD来源期刊论文271篇。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建有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5个,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3个,重庆市发改委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2个;有市级学会2个,市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
院系设置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18个二级学院,拥有涵盖工学、文学、管理学、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等9个学科门类的62个本科专业。
学术期刊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三峡学院主办、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编辑部出版发行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长期开设“三峡研究”等特色栏目。在对“三峡”的研究中,还开设了“理论前沿”“经济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学研究”“语言研究”“新闻与传媒”“绿色教育”等热点栏目;该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教育阅读网、武汉博看网等来源期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02月,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79.9万余册,电子图书176.02万余种。
学校拥有CNKI 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EBSCO 数据库、FAJS 外文期刊数据库等 15 个中外文数据库;收藏有《四库全书》等大型古籍丛书、类书3.5万多册,善本1300余册,其中有《四声韵谱》孤本一套。 共有64种古籍入选“第一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2023年年各省最低位次和分数线)一、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1、2022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在云南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8965;2、2022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在云南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95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21053;3、2022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在四川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9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3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2023年年各省最低位次和分数线)一、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1、2022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在云南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8965;2、2022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在云南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95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21053;3、2022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在四川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9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3
重庆机电大学是几本重庆机电大学是二本大学。以下是详细解释:招生批次:在重庆和全国,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基本是第二批次招生,因此通常被认为是一所二本大学。学校历史:该校于2003年在重庆兵工职大的基础上成立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学校占地904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宏大的
重庆大学影视学院是几本重庆大学影视学院属于一本院校。重庆大学作为重庆唯一的985工程建设高校,拥有较高的教育质量和学术声誉。重庆大学影视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影视人才,首任院长张国立先生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望,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庆大学影视学院在西南地区的影视教育领域享有盛誉,其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水平卓越。该学院不仅拥有经验丰富的教授和行业
重庆财经大学是几本重庆财经大学被归类为三本院校。这所位于重庆的高等学府是重庆市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其在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和理学等多学科的协调发展而知名。该校特色鲜明,致力于培养财经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受到中央和地方的双重支持,以重庆市政府管理为主导。作为一所多科性大学,重庆财经大学不仅提供全面的教育资源,还注重财经专业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它的教育质量得
重庆大学科技学院是几本学校重庆科技学院被归类为二本大学。这所学校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同创建的。学校以工科教育为主导,尤其在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等领域具有特色。此外,重庆科技学院还涵盖了理、工、经、管、法、文、艺等多个学科领域,采取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教育模式。重庆科技学院的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具备扎
重庆工商大学美术是几本?重庆工商大学是二本学校。重庆工商大学是由前身重庆商学院和渝州大学在2002年合并而成。位于重庆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重庆商学院是1985年5月创建的本科院校,隶属于原商业部。其前身是创建于1962年9月的重庆财贸干部学校。1998年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扩展资料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首次入围武书连《全国十大财经院校》,综合实力与影响力逐步增强,财经类专
三峡大学是几本?三峡大学是一本院校。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组建。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
2025-03-04 17:18:05
2024-01-26 16:33:11
2023-12-31 00:12:56
2023-10-25 03:27:39
2023-12-29 09:13:17
2023-10-24 18: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