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 10:49:54 | 广博教育网
西北政法大学是一本类院校。
西北政法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西法大”,坐落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由中央与陕西省共建,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是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管理、文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入选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法学传统“五院四系”成员、“立格联盟”创始成员、长安联盟成员、西北地区法学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
扩展资料:
西北政法大学坐落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是西北地区法学教育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被誉为政法人才培养国家队的“五院四系”之一,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全国法学高等教育“立格联盟”和西安高水平有特色高校“长安联盟”的成员单位。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前身是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历经延安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等时期,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成建制调入,组建西安政法学院,后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 广博教育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西北政法大学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西安培华学院(Xi’an Peihua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28年由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筹办、陕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其后几经变迁,1984年由中国教育家姜维之教授在恢复原培华女职的基础上创建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成为国内首家专门开展女性教育的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并更名为西安培华学院(男女兼收),2007年成为西部首家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2014年获批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8年成为陕西省一流民办高校建设单位。
学校与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延安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22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高新、长安、郭杜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3.51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4家附属医院,设有本、专科专业56个,形成了以工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先后荣获中国最具社会责任单位、中国十强民办高校、中国社会影响力民办高校、黄炎培优秀学校、陕西省文明校园、AAAAA级社会组织、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创新创业示范学院等荣誉称号。
院系专业
2022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高新、长安、郭杜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3.51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4家附属医院,设有本、专科专业56个
师资力量
2022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全日制统招在校生2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占学生总数的72%。现有教师1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37人,硕士博士学历教师974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现有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家会计领军人才1人,军队育才奖获得者4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2人,省级教学团队6个。
学科建设
2022年学校官网显示,形成了以工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教学建设
西安培华学院现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13 门,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8 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5 项,省级教学团队 6 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5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2 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0 门,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成果奖 6 项。
学校现有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1 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 1 人,军队育才奖获得者 4 人,省级教学名师 5 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获得者 1 人,陕西省技术状元 1 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 1 人,省级教学团队 6 个 , 省级师德标兵 3 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 2 人,省级师德建设示范团队 1 个, 省级师德先进集体 2 个 。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的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说课比赛中,先后荣获一等奖 10 项、 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3 项;近三年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教学竞赛共获奖 296 项,学校多次荣获优秀组织奖。
省级本科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
省级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财务管理、会计
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奖:护理专业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国学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实验区
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室、电子专业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网络中心、解剖学实验室、机能实验室、模拟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医学基础实验室、免疫实验室、药学和护理实验室、贸易金融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财会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服装工艺室、多媒体设计制作室、录编演播音实验室、动漫创作室、语音实验室、外语教学电台、外语视听室、模拟法庭、应用物理研究所、应用技术研究所、近代物理实验室、汽车电工实验室、CAD/CAM实验室、模电实验室、数电实验室、车床电器实验室、PLC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数控仿真实验室、印刷图文信息处理 实验室、包装设计和艺术设计实验室
对外交流
西安培华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生国际视野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知名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计划协议。合作项目涉及商科类、医学类、艺术类、教育类等多个领域,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多个层次。同时与世界知名组织合作,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参加国际交流、世界级赛事、境外研修、实习就业等提供广阔渠道。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学院拥有22个院级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研立项的数量大幅提升,层次明显提高,科研成果获奖数量显著增加,研究质量持续提高,转化途径日益拓宽,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意识不断增强。
2020年,该校在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大幅提升。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报告》中,科研竞争力持续提升。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22年6月,该校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252.34万册,中文报刊资料692种;拥有超星汇雅、盛荣外文、书生之家等中外文电子图书188.4万册。同时还拥有多种电子资源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北京圣马国外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畅想之星随书光盘数据库等馆藏电子资源,均可在网上每天24小时访问利用。截止目前我馆数字化文献总存储容量达176TB。资源涵盖经、管、文、法、理、工、医、艺术等多种学科,纸质文献与电子资源互为补充,基本形成了学科覆盖齐全,多种载体形态并存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全方位地支撑了教学科研的利用。
广博教育网(https://www.380853.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西北政法大学是几本呢?的相关内容。
西北政法大学是一所本科院校。
学校简介
西北政法大学简称“西法大”,坐落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由中央与陕西省共建,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入选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著名的“五院四系”成员、“立格联盟”创始成员、西北地区法学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1941年陕北公学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了延安大学;1949年延安大学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组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次年底改组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1958年9月,西北大学法律系与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合并,成立西安政法学院,学校成为全国四所政法院校之一,从此开始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历史;1963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学校现有雁塔、长安两个校区,占地1347亩。建有法律实务、物证技术、现代传播、经济管理等6个实验实训中心,16个专业与基础实验室、72个实习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000余万元。雁塔、长安校区各有一个图书馆,馆藏图书170余万册,中外文报刊3000余种,并建有20余个资源丰富的数字图书平台。校园网全部覆盖两个校区,有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校园卡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系统,在教学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公寓配置有舒适的学习、生活设施,公共服务系统配套完备。
西北政法大学共有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安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12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司法官教育学院,开设有29个本科专业(方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艺术等专业大类。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有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陕西省三秦学者等中省人才工程项目50余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和陕西省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30余人。学校积极推行青年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制度,受到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等部委的高度评价。
专业设置
西北政法大学有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电子商务及法律、财务管理、治安学、侦查学等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哲学、侦查学、新闻传播学。
陕西省特色专业(7个):法学、行政管理、英语、侦查学、治安学、市场营销、新闻学。
陕西省名牌专业(1个):法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英语、新闻学、电子商务及法律。
西北政法大学有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电子商务及法律、财务管理、治安学、侦查学等专业。
西安欧亚学院是几本大学西安培华学院在陕西省的招生批次为第三批次本科,因此,我们常将其称为三本大学。对于非陕西地区的考生而言,如果西安培华学院在你们所在省份的招生批次为本科二批,那么也可以将其视为二本大学。在讨论西安培华学院的本科层次时,需要考虑考生所在省份的招生政策。以陕西省为例,由于其招生批次设定为第三批次本科,所以西安培华学院在此状态下被归类为三本院校。而对其他省份而言,如果西安培
西安培华学院是二本还是三本西安培华学院是二本还是三本需根据该校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批次来看,在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青海、甘肃等地属于本科二批招生录取,故在这些省份是二本院校;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福建、山东、广东等地属于本科批录取,故在这些省份是本科院校。西安培华学院基本信息介绍1、学校简介西安培华学院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具
西京学院是几本呢?西京学院是二本学校,西京学院(XijingUniversity)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同时也是陕西省一流民办高校。学院始建于1994年,时名西京大学,为全日制高职(专科)院校;2005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校名变更为西京学院。学校历史:2001年6月,更名(陕政
2023西安培华学院录取分数线 2023西安培华学院录取分数线(预估) 西安培华学院目前的学科设置,已形成了以工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安培华学院录取分数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23西安培华学院录取分数线由于2023年西安培华学院录取分数线还未公布,同学们可以对照一下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以供参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是几本呢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这座城市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被誉为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学院坐落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具体位置是在风景秀丽的黄家湖畔。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是一所三本院校。它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在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提供丰富的课程和实践机会,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团和活动,以培养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是几本?虽然我不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学生,但是我有朋友就读于这所学校,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是一所排名相对考前的独立院校,因为我朋友是东莞校区的,所以这里着重介绍新华东莞校区,希望我的介绍对你了解这所学校有一定的帮助。学校介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去年正式改名为广州新华学院,目前只是名字的变化,其他像中大师资、环境等等都没有什么变动。新华共有两个校区,一
湖南财经学院属于几本?湖南财经学院是一本学校。一本是指第一批次录取的本科大学,大多数是全国重点大学,有很多是211工程院校。学校一般要好于二本的,一本二本都属本科,区别就是一本的大学比较好,如名牌大学都在一本内,二本与一本的区别主要是学校好坏的区别。湖南财经学院一般指湖南大学,前身为1903年由岳麓书院改制设立的湖南高等学堂,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华
西安培华学院排名2023最新排名表:排名全国第几位?附录取分数线西安培华学院排名全国第几位?西安培华学院在陕西排名多少名?西安培华学院什么专业最好?高考生在报考前必须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本文将为大家奉上西安培华学院排名2023最新排名一览表榜单,及西安培华学院2022年在国内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汇总!一、西安培华学院排名2023最新排名 目前仅有ESI、QS、泰晤士、U.S
2025-03-04 17:18:05
2024-01-26 16:33:11
2023-12-31 00:12:56
2023-11-30 23:37:00
2024-06-28 09:31:17
2024-01-27 19:52:19